春夏秋冬季节变换,寒冷的冬季已然来临了,气温骤降、冰天雪地,我们的金粉们日常锻炼肯定相应减少,这就容易造成身体机能减退、抵抗力下降。今天小编在这里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下,如何在冬季来临时做好养生保健。跟着呼市养老院怡馨老年公寓来了解一下。
中医学认为,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。中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,更宜进行食补。这对改善营养状况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,有着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。但是冬令进补不是什么都可以补,应该要顺应自然,注意养阳,以滋补为主。根据中医“虚则补之,寒则温之”的原则,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、热性、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,以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。冬季养生“食补”,应供给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。
香菇
香菇,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、五十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、胆碱等,有控制体内合成胆固醇,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,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。
番薯
番薯,有很强的降低血中胆固醇、维持血液酸碱平衡、延缓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。番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等容积性排便物质,可谓“肠道清道夫”。
大豆
大豆,营养成分比较齐全,其中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,含赖氨酸较高,能弥补粮食中赖氨酸的不足。它既可当蔬菜,又可代替粮食。冬天吃大豆特别有益。中医认为,大豆味甘,有和胃、调中、健脾、益气的功效。
梨
梨,冬季水果中的选择,它含苹果酸、柠檬酸、葡萄糖、果糖、钙、磷、铁以及多种维生素,梨有润喉生津、润肺止咳、滋养肠胃等功能,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。尤其对缓解肺热咳嗽、风热、咽干喉痛等症较为适宜。除此以外,梨还有降低血压、清热镇静的作用。高血压患者,如果有头晕目眩、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,可减轻症状。
红糖
红糖,有化瘀散寒、暖胃健脾、缓解疼痛之功效。对于体寒虚弱、造血功能下降的老年人,特别是大病初愈之人,均有良好保健功效。而且,红糖是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铁、锌、锰等成分,营养价值比较高。但红糖的每日摄入量建议不要超过25克。
此外,中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,可防风御寒活血。体质虚弱的老年人,冬季常食炖母鸡、精肉、蹄筋,常饮牛奶、豆浆等,可增强体质。现代医学认为,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。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,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较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,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,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。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,虽然中老年人的冬季养生保健通过饮食来达到养生的效果较佳,但是如果过度吃大补之物,对身体起到的反而是伤害,所谓的虚不受补,就是这个道理。另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,在食用各种食物前,也应选择自己适宜的进补“配方”。送大家一个小配方。
阿胶白皮粥:
药膳配方:糯米100克,阿胶、桑白皮各15克,红糖10克,冷水1000毫升。
1.将桑白皮用冷水洗净,放人砂锅,加冷水适量,煎浓汁,取汁两次,备用。
2.糯米洗净·用冷水浸泡3小时后沥干水分,放入锅中,加人约1000毫升冷水
3.粥将成时倒入药汁,阿胶,继续煮至糯米软烂,以红糖调味,健康食用。补血补气,滋阴润肺。可以帮助大脑获得充分休息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。